top of page

肿瘤治疗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李子多 中国抗癌协会澳洲分会

随着个体化医学和免疫肿瘤学的进步,癌症治疗的模式发生了转变。肿瘤的治疗手段除了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之外,还包括分子靶向治疗、生物治疗、介入治疗、热疗、冷冻治疗、中医中等等,过去的20年肿瘤治疗选择更加丰富,面对这么多的治疗手段,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1.jpg
1.jpg

(针对22种不同癌症类型的新药改变了癌症治疗的模式)

 

手术前后的化疗或者靶向治疗的意义:

在大多数罹患肿瘤患者和家属的概念里,或许只有“根治性手术”是能够治愈肿瘤的,请您不要从字面意思理解“根治性”的含义,它仅仅代表了在手术区域内没有残留的肿瘤细胞。肿瘤之所被称为“恶魔”,是因为从一开始它就是一个全身性疾病——也就是说,当我们最开始发现疾病的时候,癌细胞很有可能已经从最初生长出来的地方游走到了血液和其他器官,遗憾的是在疾病早期的时候,我们依靠CT、核磁等手段还不能很灵敏探测到它们而已。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手术几年以后癌细胞在另外的地方又长出来,并最终导致患者因此离世,所以,医生通常要求那些分期偏晚、但是仍然可以手术切除的病人,在手术结束后或者手术开始之前,需要做几次化疗或者靶向治疗,因为这些杀癌武器可以通过血液分部到全身的每个角落,帮助我们去消除隐藏在其他地方的恶性肿瘤。

化疗和靶向治疗的副作用比较:

化疗就是用一些有杀灭细胞活性的药物杀死癌细胞,因为生长活跃的细胞通常对这种药物比较敏感,而肿瘤细胞正在体内疯狂的生长,所以化疗药物对治疗肿瘤有作用,只可惜我们体内的生长比较快的细胞也会对化疗药物有反应,比如说骨髓细胞、头发毛囊细胞,这就是为什么化疗的时候会白细胞减低、掉头发。

 

而靶向治疗,则让打击肿瘤细胞的炮弹长了眼睛,可以更准确的瞄准肿瘤细胞,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肿瘤细胞的表面会有一些特异性的标记蛋白,这些蛋白在正常的细胞是没有的,这样让药物更容易被识别出来并杀死这些细胞。比如在乳癌治疗的赫赛汀,这个药物可以瞄准一个叫做Her2的蛋白,这样蛋白只生长在乳腺癌细胞上,在正常乳腺里面表达很低。可惜乳腺癌病人众多,并不是每个人的肿瘤细胞上都有这个蛋白,大约只有25%的病人因为Her2阳性而可以从赫赛汀(Herceptin)的治疗中获得好处。

经过上面的介绍,您可能就知道,在使用靶向时,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靶子,针对这个靶子生产合适的药物,再从众多的肿瘤病人筛选出合适使用这个药物的人。

 

靶向治疗又称为靶向分子治疗(英語:Targeted Therapy、Molecularly Targeted Therapy)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与其他治疗相比,被认为对正常细胞伤害更小的疗法。

既然靶向治疗专门打击特异性的肿瘤细胞,自然而然它的副作用一般比化疗药小一些,并且和化疗的副作用呈现不同的表现。比如,治疗肺癌的靶向药物特罗凯较少会出现像化疗药引起的白细胞降低和掉头发这样的副作用,但是它会有另外的副作用,比如会有70%的病人起皮疹、还有大约一半的病人会恶心呕吐腹泻,用药后的疲惫感也是一个常见的副作用。但是对于大多数症状来说,仅需要简单的对症治疗就可以纠正。对于常见的皮疹,有研究发现,起皮疹的强度通常和疗效的好坏还有紧密的联系。除了上面说的副作用,还有一些药物可能对器官功能造成伤害,比如乳腺癌赫赛汀(Herceptin)药物会对心脏功能有一定损害,故而在每次治疗前都需要评估心功能都是一个必须的步骤。

 

你是否需要使用靶向治疗:

如果医生针对是否使用靶向治疗征求病人和家属意见,这通常不是因为病人的癌细胞没有靶标,而恰恰是因为体内的肿瘤细胞刚好有药物治疗的靶子,但是,由于肿瘤天生的复杂特性,即便是有靶向的病人也有部分病人不能从治疗中获得的好处,科学家们正在进最大的努力帮助大家识别那些病人能够从治疗中受益、哪些不能,但是目前的情况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和医生充分沟通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决定是否用药是需要充分考虑病情、可能的疗效以及家庭经济能力。因为靶向治疗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仍然不属于医保的范畴,并且价格较昂贵。在澳大利亚大部分享受公费医疗的癌症患者是可以使用靶向治疗的。

此外,还有一个不然忽视的问题是,晚期患者使用大多数靶向药物后都会产生耐药,就是在使用药物的情况下,肿瘤还是长大了。这是很遗憾却又不可避免的,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身体情况使用化疗、新一代的靶向治疗药物、或者参与新药的临床实验。让我们期待科学家医生们研发药物的脚步快一点、更快一点,并且有更多更精确杀死肿瘤的药物帮助患者获得长期生存。

bottom of page